湛江老区和革命斗争史简况


湛江老区和革命斗争史简况

湛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雷高(10个县市)、南路(17个县市)、粤桂边(39个县市)开展革命斗争的策源地和中心基地,为粤桂边区乃至华南地区革命和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湛江现有老区县(市)9个(其中二类老区3个),老区镇59个;老区村4981条,占全省老区村的1/10,老区人口340万。

湛江有着光荣的历史传统,主要分几个阶段:

1、抗法斗争时期。1898年3月11日,法帝国主义向清政府提出“租借”广州湾(现湛江湾)的无理要求,并于当年闰三月初三(1898年4月22日)派出军舰在遂溪县的海头汛(今属霞山区)武装登陆,强占海头炮台。对此,清政府委曲求全,屈膝投降,竟派官员与法军划定租界。法帝国主义入侵后,四处烧杀掳掠,妄图扩大租借范围,其行径激起了湛江人民的极大愤慨,进而爆发了震惊中外的抗法斗争。1898年6月29日,南柳、海头、洪屋等村民众500多人在吴邦泽等的率领下举起抗法义旗,成立抗法团练,抱着“寸土当今与伊打”的信念,歃血誓师,以大刀、长矛、木棍等为武器,与敌人战斗十余次,打退了装备精良的法军数次进攻。但清政府却向法帝国侵略者节节退让,于1899年11月16日,不顾人民反对,竟与法国海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把广州湾租借给法国,期限99年。在湛江人民的英勇抗击下,法国不得不将租界西线从万年桥(现遂溪县新桥糖厂附近)退至赤坎西面的文章河桥(今寸金桥),租界范围从一百几十里缩小至三十里。

2、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黄学增(第一届农讲所学员,与周恩来总理同学)韩盈、黄平民、陈庚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遂溪县创建了雷州地区第一个党团组织——雷州特支,领导当地工农运动,配合国民革命南征等斗争,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以遂溪、海康(今雷州)、吴川、梅、廉江等为根据地,推动南路地区大革命运动高潮的全面兴起。至1927年春,雷州半岛和廉江、吴川、梅以及广州湾地区的中国共产党人数,由一年前的几十人发展为1000人左右,工人革命武装也发展到数千人,为后来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共合作的革命联合战线在南路地区彻底破裂,一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骨干分子被国民党当局通缉、逮捕、杀害,中共地区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韩盈、邓成球、颜卓等14名共产党人被杀害。

1927年5月,中共遂溪县部委(同年冬至次年春改称雷州县委)在遂溪发动了工人武装起义,率先打响了广东南路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高压统治的第一枪。接着,海康、廉江、吴川等地的农民革命武装,也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举行起义。1928年10月,南路特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黄平民、宋也赤等10余名领导人被国民党杀害。

1928年底,中国南路特委被破坏后,党组织及其领导的革命武装在东海岛、硇州岛、斜阳岛继续坚持艰苦的斗争。1930年至1931年,党组织在东海、硇州的斗争先后被法国军警和高雷国民党当局联合镇压。1932年底,遂溪县党组织领导农民军在斜阳岛建立的革命根据地被国民党攻陷,薛经辉、余道生、符根岳等500多名共产党员和农民军指战员全部殉难。

白色恐怖虽然笼罩于雷州半岛和廉江、吴川、梅、广州湾等地,但湛江人民并没有被国民党的屠杀所吓倒,在共产党人的带领下,举起武装反抗国民党法西斯统治的革命旗帜,继续同反动派开展不屈不挠的斗争。

3、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曝发后,高雷地区党组织先后重建,成立了中共高雷区工委、遂溪县工委、遂溪中心县委、南路特委等,在遂溪、吴川、廉江、海康、徐闻等地创建了7个民主抗日联防区,组建了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按照党中央“南北挺进”的战略部署,先后组织和领导遂溪抗日武装起义,一段时期内有效地牵制了日伪军约7000人的兵力。当时湛江地区的抗战组织共有中共党员2000多名,其中仅遂溪县就有1400多名。抗战8年,湛江人民与日伪军作战200多场次,开辟了2000平方公里,人口约20多万的抗日根据地和一批抗日联防区,雷州半岛各县和廉江、吴川等地军民共计伤亡21529人,财产损失8739.68万元(按1937年币值折算)。

4、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间,湛江各县党组织先后在中共南路特派员、粤桂边地委的领导下,积极实施赤坎协源米铺会议制定的“大搞”计划,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发展人民武装,组建了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主动出击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以遂(溪)、廉(江)、化(县)、吴(川)为中心的高雷革命游击根据地,吸引、牵制了华南地区国民党军队40%的兵力。

1948年春,为了打破国民党的重点“清剿”计划,按照中央香港分局的指示,分东西两路作战略转移,挺进十万大山和粤中地区开展斗争,打通了高雷地区至六万大山、十万大山走廊,把粤桂边根据地连成一片。1949年,仅雷州地区便有243个党支部,3240名党员。

1949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关于截堵国民党军队迎接野战解放军解放全边区的指示,各地党委和武装部队对盘踞各县城和重要据点的国民党军队展开了强大的政治和军事攻势,先后解放了边区的各个县;策应国民党驻粤桂边的部队起义;发动群众征集粮草供应野战军;抢修公路桥梁、运送物资,组织担架队抢救伤员;做好城市接收准备,开展护城、护厂、策反工作,有力地配合了野战军军事行动。11月野战军追歼白崇禧、余汉谋残敌进抵粤桂边区发起粤桂边战役,区党委和纵队司令部指挥各支队全面配合野战部队歼灭白、余两部10多万人,其中粤桂边纵队歼敌2万多人。12月19日,粤桂边纵队在野战军的支援下解放了湛江市。至此,粤桂边区全境解放,胜利地完成了新民主主义的历史使命。

1950年2月,党中央发出解放海南岛的命令,粤桂边纵队密切配合南下野战军,加强与琼崖纵队的联系,广泛成立支前(解放海南岛)委员会。第一、二、三、四、五支队和沿海各市、县人民政府共征集船只2666艘,船工、舵手1.2万余人,征集粮食7000万斤。其中,徐闻县党组织为南下大军渡海作战征集船只486艘,招募船工1509人,捐赠粮食441万斤,木柴315万斤,银圆4万块,并发动群众修桥修路。徐闻、海康、遂溪、湛江郊区等地船工还帮助解放军训练渡海技术。

湛江党组织和人民为1950年5月解放海南岛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兵团曾授予徐闻县委县政府“有力支前,胜利保证” 和“解放海南,功在徐闻”题字的两面锦旗。



文章分类: 老区简介